close
最新信用貸款利率-車貸房貸-利率試算免費諮詢比較資訊總整理
 
資深貸款專員表示:車貸房貸信用貸款利率貸款前都需要嚴格的試算
才不會多繳一些不必要的利息,請貸款人貸款前都需要仔細地貨比三家。
 
說到貸款比較免費諮詢部分,分享一下成功貸款經驗及過程~
 
許多朋友急用錢到不行,但又難開口,更多人因為創業週轉不靈,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
然後整個很懊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也不敢向家人或朋友開口借錢,遇到週轉不靈心急的同時更要警慎挑選借錢對象。
那個利息不是我們一般人繳得起的就不要去嘗試!!!
 
幫各位整理6間免費諮詢網站這樣不僅可以快速比較又比較不用跑來跑去的。
 
缺錢真的很急,但還是要多問幾家每家的方案都不太相同真的差很多,可以比較一下!
免費諮詢他會幫你評估你的狀況然後給你符合你的方案,覺得適合你的你再去選擇就可以了!
 
希望以下整理出來的免費諮詢資訊對你有很大幫助 能趕快順利週轉。
 
無論你有任何貸款問題,投資理財.信用貸款.買車.開店創業.房屋頭款.結婚基金…很多 
 
都可提供你很多資訊
 
再以個人條件去篩選出最適合的銀行貸款方案
 
所以專業度真的很夠力,就不用再花時間一家一家銀行的去做比較了 
 
如果有需要可以看看以下我整理出來的各家免費諮詢網填表留個電話,貸款比較
 
就會有人跟你連絡了 (就不用再花錢自己打電話了) 
 
表格很簡單,只需留下簡單的姓名跟電話就可以了喔
 
(他們會幫你評估,非常方便快速的服務)
 
建議每家都填表格,由專員給您適合的方案,在選擇可以負擔的就可以了
 
免費諮詢包括貸款、房屋貸款、汽車貸款、企業貸款、信用貸款、
 
整合負債.房屋首購貸款.就學貸款.青年創業貸款...等等,非常多元很方便

免費諮詢一:這一家的諮詢速度特色就是快

不收貸款諮詢費,找對放款的渠道重點是放款容易、快速
個人信用貸款.房屋貸款.汽車貸款.企業貸款.債務協商
PS.代辦爭取高額低利、速度快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二:申貸流程最快速,24小時內可撥款
一對一的快速立即免費諮詢、配對,十分鐘就能知道您適合的銀行申貸方案是什麼。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三:這家貸款公司評價非常高

提供您完整的銀行貸款解決方案,為您規劃合適的貸款方案,
整合債務。商業銀行理財中心專辦各式貸款,信貸經驗豐富,
分析低利方案,高額撥款不需久候。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四:這一家的諮詢方案很多元,很推薦

各種整合貸款的皆可申辦
他與三十家以上的銀行通路合作,事前免費評估,核准才收費
合理收費標準,依客戶狀況彈性收費也是一對一的服務品質,流程透明化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五:一群對於專精貸款的專業人士提供相關諮詢

在各類銀行貸款都是以誠信專業積極的態度全力以赴幫助客戶解決財務問題。
專門協助個人信貸 汽車貸款 房屋貸款 企業貸款,記得留下聯絡資料有專人會聯繫你!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六:這家貸款公司可以承辦軍公教人士
軍公教朋友可以到這間貸款快速找到適合的貸款方案

立即免費諮詢

個人貸款 | 貸款 | 信用貸款 | 債務整合 | 負債整合 | 債務協商 | 個人信貸 | 小額借款 | 信貸 | 信貸利率 |

信貸代辦 | 創業貸款 | 銀行貸款 | 貸款投資 | 買車貸款 | 車貸 | 汽車貸款 | 債務協商 | 卡債處理 | 二胎房貸 |

信用不良信貸貸的下來嗎 該怎辦 | 信用貸款哪裡申請最快核貸 | 信用不良要如何申請信用貸款

個人信貸免費諮詢的網站 | 個人信貸條件,銀行個人信貸比較諮詢 | 小額信貸利率比較標準迷思

三面向分析最低信貸利率條件的迷惑陷阱 | 哪家銀行信貸利息最低 | 銀行個人信貸免費諮詢 | 小額信貸推薦幾家 | 個人信貸利率比較銀行條件如何談 | 

RF4165456EDFECE15158DCE

熱點新知搶先報

 

內容簡介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奧利弗‧哈特 Oliver Hart 代表作
合約理論、現代廠商理論、公司財務結構的擘畫者
當代公司理論經典論著,不可或缺的商業知識!

  諾貝爾委員會:
  哈特對不完全合約的研究,揭示企業的所有權和控制權所扮演的角色,並對某些經濟學、政治科學和法律領域產生深遠影響。他的研究為我們提供理論分析工具,用於研究諸如哪些公司應該合併、適當的債務和股權融資,以及哪些學校或監獄等機構,應該為私人或是公共所有較為適當的議題。

  《公司、合約與財務結構》是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奧利弗‧哈特的代表作,闡述發展產權理論,提出「不完全合約」理論。他認為,合約雙方很難完全清楚所有可能情況中的權利與義務,這會影響到權利和控制的配置。他認為,企業財務合約與結構安排只有在這種理論下才能最合理地分析,財務工具可視為產權安排的工具。這個理論與舊產權理論有非常重要的不同,也引發很大的爭議。

  哈特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合約理論(contract theory)、公司理論(theory of the firm)、公司財務(corporate finance),以及法律與經濟等。1980年代開始,哈特與果羅斯曼(S. Grossman)以及摩爾(J. Moore)的研究論文,對於當代公司理論基礎的建立貢獻卓著。哈特於1995年出版的這本《公司、合約與財務結構》更被讚譽為當代公司理論的經典論著。

  在哈特出版這本論著的年代,誠如書中所說:經濟學家對於市場交易的理論已有相當完善的論述,但是在機構方面的經濟分析卻還在初步發展階段。他嘗試透過「不完全合約」概念、代理人之間的控制權配置,以及諸如對「套牢問題」等的分析,說明公司的生態結構,並在這本著作的第二部,深入探討公司財務結構的議題。

  哈特這本著作無疑是這方面研究的經典之ㄧ,他補充傳統經濟理論架構對不完全合約以及協商過程有關控制權配置等的不足,滋潤了經濟學的分析內涵,也對公司財務、公司治理等等研究領域注入新的思維。它的理論可以幫助市場合作創造價值,對於社會的經濟活動會有「可期待」的提升幫助,以合作的關係提高共同目標的價值,做大市場。「合約理論」提出了把生意當成真正合作的關係,而非競爭或比賽,能夠共創雙贏。

國內外學者、專家、媒體 盛情推薦

  中興大學財金系教授 紀志毅 專文推薦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 洪茂蔚、台灣證交所董事長 施俊吉、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胡勝正、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 施光訓、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董瑞斌(按姓氏筆畫排列)

  雖然本書有一些數學式,不喜歡看到數學的讀者,仍可從哈特的解釋,了解他的想法……這些理論雖然看起來很抽象,其實與我們的生活切身相關,例如他以公司財務結構為例,親自示範如何應用他的理論。──中興大學財金系教授 紀志毅

  任何對公司理論與哈特對該理論的目前及近來貢獻感興趣的人,這本書很值得一讀。哈特的成就值得受到眾人的喝采。──丹賽茲(Harold Demsetz),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教授

  本書清楚分析「不完全合約」的意涵,是整合與財務結構理論的基石。──沃納菲爾特(Birger Wernerfelt),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

  任何對企業財務有興趣的經濟或財金博士班學生,一定要讀。本書對如何從合約觀點剖析公司財務結構有深入描繪……並從不完全合約的研究途徑來豐厚公司理論內容……它完美地展現哈特對公司範疇與財務結構理論的貢獻。──哈里斯(Milton Harris),《財務研究評論》

  這本書是哈特的代表作,為公司的現代理論提供清楚的導論,更對基礎問題提供極具說服力的回答,它所採取的形式是被現代人接受的公司產權理論。──史威伯(Jeffrey Zwiebel),《經濟學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1948年生於英國倫敦,1974年取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教於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美國計量經濟學會會員,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以及英國科學院院士。曾任美國法律與經濟學協會主席、美國經濟學會副主席,活躍於財經學術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合約理論(contract theory)、公司理論(theory of the firm)、公司財務(corporate finance),以及法律與經濟等。1980年代開始,哈特與果羅斯曼(S. Grossman)以及摩爾(J. Moore)的研究,對於當代公司理論基礎的建立貢獻卓著。

  《公司、合約與財務結構》最初於1995年出版,被譽為當代公司理論的經典。他補充傳統經濟理論架構的不足,提出不完全合約以及協商過程有關控制權配置等的嶄新看法,滋潤經濟學的分析內涵,也對公司財務、公司治理等研究領域注入新思維。

譯註者簡介

溫秀英


  任教於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余曉靜

  任教於中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

文羽苹

  任教於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
 

目錄

推薦序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特教授的貢獻 紀志毅
譯註導讀
原著序論

第一部:理解公司
第1章 傳統的公司理論
1. 新古典主義理論
2. 代理理論的觀點
3. 交易成本理論

第2章 財產權分析
1. 通說
2. 整合之成本效益的一般模型
3. 理論能告訴我們關於世界的簡單事情

第3章 財產權分析方法所引發的議題
1. 非人力資產和威權本質的角色
2. 員工激勵措施
3. 委派和其他的所有權形式
4. 剩餘控制權與剩餘收益
5. 聲譽的影響
6. 投資實體資產
7. 資產的形成
8. 整合、資訊傳播和合作

第4章 不完全合約模型的討論基礎
1. 討論套牢問題
2. 討論第 2 章所有權模型
3. 更多關於套牢的問題

第二部:理解財務結構
第5章 財務合約與債務理論
1. 阿吉翁-博爾頓模型
2. 移轉模型
3. 多階段模型
4. 不確定性的情況
5. 多位投資者和強化預算約束力

第6章 公開發行公司的資本結構決策
1. 模型簡介
2. 模型 1
3. 模型 2
4. 模型 3
5. 資本結構的模式
6. 其他資本結構理論

第7章 破產程序
1. 需要正式破產程序的必要性
2. 破產程序的目標
3. 現行的破產程序
4. 另一種可以選擇的破產程序
5. 評估
6. 進一步考慮

第8章 公開發行公司投票權之結構
1. 不具效率:示例
2. 模型
3. 延伸
4. 結論
參考文獻

 
 

推薦序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特教授的貢獻
紀志毅/中興大學財金系教授


  201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在「合約理論」中有重大貢獻的哈特與霍姆斯特姆兩位教授。哈特這本書《公司、合約與財務結構》出版於 1995 年,書中重新詮釋他的理論,以方便學生學習;此外,他希望大家能了解這些理論雖然看起來很抽象,但其實是與我們的生活切身相關,因此他以公司財務結構為例,親自示範如何應用他的理論。

  胡適說做學問要在不疑處中有疑,不少經濟學大師的貢獻就是這樣。199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寇斯,在 1937 年問個大家「不疑」的問題:既然大家都歌頌市場機能是「看不見的手」,為什麼要有公司這樣的組織?市場機能是透過價格來運作,公司內是透過命令、權威在運作,為何市場無法取代公司?寇斯提出的答案,是「交易成本」決定交易的形式。那什麼因素影響交易成本?寇斯著墨不多,後來由威廉森(2009 年諾貝爾獎)接手說明。

  威廉森認為,在市場交易中,雙方無論有無簽約,都有合約關係。在公司內部,許多事情並未簽約,例如老闆與員工雖然有雇用合約,但老闆今天要員工幫忙打掃,並不須再簽個約。換句話說,在一定範圍內,命令可以取代合約。那麼,合約不也可以取代命令嗎?威廉森說,由於我們往往無法在簽約前,想到所有可能發生的情境,因此合約並不完整;即使我們想到所有可能了,有些情境未必第三者(尤其是法官)能夠辨別,有簽等於沒簽,因此即使簽約前是完整的合約,在簽約後仍是不完整。所以,由於合約無法完整,因此給予一方有權力要求另一方,有時比較有效。

  合約無法完整,還可能衍生出「套牢」問題。例如美國燃煤發電廠的機組設計,如果針對特定地區的煤而設計(專屬性投資),運轉效率雖然較高,但以後可能無法抵擋該區煤礦業者漲價。如果怕被煤礦業者「套牢」,發電廠可能就要設計成可以燒各種煤,但運轉效率就變差;相對地,煤礦業者也少了長期客戶。因此,無法客服套牢的威脅,雙方就無法實現合作的最大利益。怎麼辦?威廉森建議,雙方合併可能比較好。

  哈特與果羅斯曼以及摩爾建立以財產權為核心的分析方式,探討公司內「權力」的來源、合併的利益與成本、以及誰應該是主併方。他們認為,擁有財產的人,在談判破裂、或合約的空白處,可以行使剩餘控制權(例如把財產帶走),而這權力,將影響雙方的談判力量。而當一方或雙方必須做專屬性投資時,會預先判斷雙方的談判力量,因此談判力量又影響投資意願。

  我們可以用兩個標準來判斷財產權分析方法的價值:解釋現象與應用。哈特與其他學者以財產權的角度,解釋我們常見的現象,例如本書第 5 章談公司財務結構的股債問題:付不出股利給股東,公司仍可正常營運;付不出利息給銀行,公司馬上面臨倒閉的危機。為什麼這樣設計?學界已有許多理論,財產權分析是否更有說服力?讀者可自行判斷。

  光解釋已存在的事實還不夠好,因為那只證明先人的遠見。能提出新的應用,才更有價值。創投業者與創業者之間,面臨一連串的不完全合約:當不順利時,投資人何時該介入經營?何時該換經營團隊?何時清算?順利時,董事會成員是誰?矽谷的創投業者的做法,是將分配盈餘的權利與控制的權力分開:在績效差時,投資人得到比較多的現金與控制權;在績效好時,創業者的現金與控制權大幅增加。

  另一個應用,是分析公營事業民營化的優缺點。公營事業被人垢病的理由不少,但轉成民營是否就能改善?用財產權分析的方法,我們應先站在經營者的角度來考慮。如果公營事業有成本和品質的考量,公營時,財產是公家的,員工的努力,不容易直接連結到個人的報酬;因此,成本不會太低,品質也不會太差。轉為民營後,雖然員工會比較重視績效,但如果降低成本帶來的報酬比較高,可能民營化後的品質將會下降。美國將一些學校、醫院與監獄改為民營後,品質都大幅下降,正印證哈特的看法。

  雖然本書有一些數學式,不喜歡看到數學的讀者,仍可以從哈特的解釋,了解他的想法。哈特強調的是,組織或制度的改變,不必然就會讓現況變好或變壞,要看改變前後,各方為了「自利」而做出的決定,能否彼此相安無事,甚至提高整體的利益。在哈特之前,經濟學家很少分析「權力」,哈特提供一個簡單的方法,讓我們可以更了解它,這確實是幫經濟學開疆闢土的成就。

譯註導讀

  了解公司的本質

  公司的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說是如影隨形,我們是這麼地熟悉,感覺它的存在是如此理所當然,但要回答公司是什麼,卻又是如此的陌生。一般的教科書在介紹公司理論時,映入眼簾的往往就是所謂的新古典主義之公司理論(neoclassical theory of the firm),其主要的重心就是假設公司管理階層要面對的決策問題為,在生產某水準的產出目標之下,讓成本最低的決策問題(或是在某成本之下,極大化公司的利潤)。但這個深具影響的新古典主義理論,主要是以技術層面來解釋公司,忽略了公司內部的結構以及誘因機制,更沒有解釋有關公司疆界(範圍)的議題,例如,為何公司之間會有併購的行為發生。

  哈特教授點出了從新古典主義理論觀點看待公司的盲點,而之後的代理理論(principal-agent theory),雖然對公司內部的運作提出了更為貼切的觀察,但是委託代理觀點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沒有認知到簽約本身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往往是相當昂貴的事實。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r cost theory)則挑戰了代理理論的缺點。由羅納德‧寇斯(Ronald H. Coase 1937)揭櫫的交易成本概念,並由之後的奧利弗‧威廉森(Oliver
Williamson)和其他學者持續發展的交易成本理論,基本上認為公司簽署的合約通常不是完全的(無法針對所有可能發生的事件明定相對應的權利義務,若是可以則稱此合約為完全的),而且合約往往必須隨著情況的改變而加以修訂或重啟談判。我們所面對的現實生活是如此複雜並且充滿不確定性,一般人很難想像未來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而加以因應,若是牽涉到不同當事者之間的協商,困難度更高。而即使簽定了合約,如何執行,尤其是發生問題時合約內容是否可以藉由第三方,例如法院來加以解讀與判決,往往是複雜而困難的事。……

  原著的第一部,主要討論的就是公司的本質以及公司疆界的議題。第 1 章描繪了傳統的公司理論,這些公司理論包括了新古典理論、代理理論以及交易成本理論等。哈特教授認為這些既有的理論,對某些探討的目的是相當有用的,但是卻無法解釋影響公司疆界,或是公司內部組織的問題;也就是討論為什麼新古典主義或是代理理論都無法提供令人滿意而可以解釋組織理論中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什麼是決定公司疆界的因素。在第 1 章的末尾作者討論了交易成本理論,作者認為交易成本理論指出不完全合約、套牢問題和機會主義行為,在解釋締約雙方進行專屬性投資時的重要性,不過作者也指出交易成本理論未能清楚解釋決定公司疆界的因素,因為它並沒有提供一個精確的機制來說明公司之間進行合併時的情形。

  因此作者於第 2 到 3 章,介紹不完全合約與財產權的分析方法,藉此了解有關公司疆界的議題,並解釋財產權的意義與重要性。例如:當合約不完全時,如果最終可以重新進行談判,締約者是否會採取專屬性投資,將取決於剩餘控制權在生產性資產的使用。第 3 章則討論關於財產權方法所延伸的一些議題,例如,作者闡釋了控制權中的更改會影響的不僅是高層管理人員的激勵機制,而且還影響員工在控制權更改之前或之後的想法。哈特教授於第 4 章最後提供了在第一部所使用的不完全合約理論的基礎,並且藉由此基礎來貫穿全書的鋪陳。

  了解公司的財務結構

  當代理人擁有豐厚的財富時,如果擁有必要的人力資本來作為使用資產的條件,或者是要對重要的資產專屬性投資進行投資決策,對他而言最佳的決策是應該擁有該公司,而他也有這個能力擁有。但是,如果代理人的財富是有限的,甚至沒有的情況下,他可以考慮向投資者尋求資金支持,例如透過債券融資或發行股票。

  另一方面如果簽署合約不需要成本,凡參與商業交易的參與者,例如企業主、投資人以及公司經理人等,可以簽定涵蓋所有未來可能發生事件以及相對應權利義務的全面性合約,若是如此,則所有決策已定。在一個不完全合約的情況時,若透過債券融資,一旦發生債務無法償還時,債權人可以查封債務人的資產並決定該如何加以處理,可是在一個全面性合約的世界裡,因為所有對資產的使用都已界定清楚,因此債權人沒有多餘的決策空間,一旦發生破產也不需要破產程序來加以規範。若是以發行股票籌資,因為股權是附有投票權的索賠權,藉此可以透過投票機制來決定控制權的配置。不過在一個全面性合約的世界裡,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都已清楚明定,所以沒有任何必須投票來加以決定的剩餘控制權配置問題,也不會發生需要由足夠投票權來取得公司控制權的接管機制。因此面對一個全面性合約,財務結構可以扮演的角色幾乎是微乎其微。

  但是在不完全的世界裡,加上代理人的財富是有限的情況下,代理人可以向投資者尋求融資,不過這會產生一個新的代理問題;也就是代理人可能會有機會主義的行為,偷取投資者原本可以從投資中得到的報酬。而哈特教授將不完全合約和財產權的理論延伸到代理人財富有限的情況,來解釋債務資金的籌措與使用,以及討論投資者如何保護自己來對抗這種機會主義行為。

  本書第二部,討論的主軸在於了解公司的財務結構以及在實務上的應用。其中第 5 章探討代理人向投資者籌集資金進行投資所簽署的最佳財務合約,而此牽涉對公司的控制權如何在代理人以及投資者之間配置的問題,以及因為控制權配置的不同所產生的影響。第 6 章討論公開發行公司通常有許多小股東,而一般的小股東往往難以影響公司的控制權,在此情況之下,如何透過資本結構來約束該公司經理人的行為。債務基本上被認為是具有約束管理階層行為的功能,若是在財務結構中有相當比重的財源是透過債務集資的方式,經理人可以選擇採取圖利自身而可能破產的行為,或是選擇好好經營公司來償還債款並創造最好的公司價值。如果經理人有相當高的機會在破產發生時失去工作,則他們很可能會選擇第二個選項,好好經營公司。

  第 7 章則是以非模型的論述方式,來分析實務上非常重要的議題,也就是破產程序的設計。第 5 章與第 6 章討論了最佳債務合約,以及財務結構中債務所扮演的約束管理階層的自動機制,當然如果公司採取債務融資的方式,就存在可能發生破產的機會,因此破產程序就有其重要性。哈特教授指出破產程序應該滿足兩個主要目標:第一個目標應該以最有價值的方式處理破產公司的資產,第二個目標是確保管理階層具有正確的誘因以避免破產。第7章論述一個可以滿足這些目標的破產過程,並且討論如何避免當時美國和英國破產程序效率不彰的一些問題。

  在本書第 6 章哈特教授討論了可以約束與改善管理階層績效的「自動」機制,那就是財務結構中的債務所扮演的角色,而在本書最後的第 8 章,則考慮了另一個可以改善管理階層績效的 「自動」機制,那就是接管的威脅。哈特教授討論了當公開發行公司面臨被接管的威脅時,投票權如何在股權之間配置,而接管提供了克服股東之間集體行動問題的途徑。如果一家公司管理不善,或許會誘使其他人來獲取該公司大部分的股權,試圖改善績效並在購買股份或投票權上有所獲利,一般認為如此的接管威脅可以促使管理階層更關心股東的利益。作者指出接管威脅的存在,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公司將投票權以及股利互相搭配;也就是為什麼採取一股一票的投票規則,因為一股一票規則讓可以創造高價值的管理團隊,在控制權競賽中獲勝機率最大的緣故,因此也可保護股東的權益。

  在哈特教授出版本書之時,大部分有關資本結構的文獻並沒有採取不完全合約的觀點,因此本書採取不完全合約的觀點來論述財務結構與財務決策的形成,不但豐富了在公司理論領域的內容,也拉近了原來理論與真實世界的距離,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些在財務結構與實務應用上的論述。雖然該書內文牽涉經濟數理模型以及賽局理論的應用,一般讀者可能必須要有個體經濟課程方面的訓練,否則不易讀懂,不過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值得細細品嘗。(溫秀英謹誌)

原著序論

  經濟學家已經發展出相當完善的、有關於市場交易的理論,並且朝向更為完善的合約交易理論邁進,不過在有關機構的經濟分析方面,卻仍處在一個相當初步發展的階段。

  本書提供了有關公司以及其他類型之經濟性機構的思索架構,基本的觀點是:公司是在人們無法簽署完善合約,而權力或控制權的配置因此變得相對重要的情況下,產生的機構。本書共分為兩大部,第一部探討有關公司的疆界範圍,第二部探討公司的財務結構。在〈序論〉裡本人希望描繪出一些主要的議題,在此以一個有助於了解本書的真實故事開始。

  最近,我的太太與我向一位合約商協議購買一塊地,而這位合約商會在這塊地上為我們蓋一棟房子。我們對這位合約商的印象相當不錯,希望他對我們也有同樣的感覺。雖然如此,當我們談及如何達成交易內容時,我們每一個人仍然關心有關法律上的問題。在討論其中一些相關問題之後,我與太太都開始擔心,最後會不會花費很多經費結果卻蓋了一棟我們不喜歡的房子,或者是房子的貸款無法及時完成,或者是合約商可能在計畫中途違約停止建造,導致我們必須另尋他人來完成這棟房子。另一方面,合約商則擔心他根據我們的希望建造了合乎我們要求的房子,結果我們卻不付錢;或者是擔心我們在計畫中途與合約商解約,另找他人建造;或者是我們選擇昂貴的廚房以及浴室的裝備,使他的成本驟增。

  在一個理想化的世界裡,可以有一個簡單的方式解決這些憂慮,我們三個人可以共同寫下具法律約束力的合約,記載在每一個可能發生的情況下雙方的義務,以及違約時的巨額處罰。

  例如,該合約可以訂定房子的細部內容,包括浴室的水龍頭與燈飾等等設備的規格,也可以明定我以及我的太太對這房子的任何更改所可能產生的成本;也就是訂定若多增加一間浴室的價錢是多少,而若是增加另一間藏衣間又需多少等等。這個合約另外可能須包括,針對在建造期間若是原物料的成本上漲時,房子的價錢應該如何改變的條款;也必須明定工程完工日期,但假如發生特殊狀況,例如嚴重的暴風雪或是領班生病等,則可允許延期等等之條文。

  不過很不幸地,要訂出如此鉅細靡遺的合約是不太可能的,因為要預期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就非常之困難。我們要簽定的這項合約(在這時點我們還沒有同意最後的合約)將必須釐清房子的許多外觀結構,但也可能無法考慮到一些沒有預期到的情況。

  當合約商對我們採取比較信任而不是警戒的態度時,他已經慢慢知道如何在不同的階段來擬訂合約內容。在他與前一位顧客簽定的合約裡已經減少了不少的條文,他希望這一次合約的條文規定可以更少些。

  我們將要簽定的合約為不完全合約,無可避免會發生修訂或是重新協議的情況。實際上,合約提供的是一個重新協議的背景說明或是重新協議的起始點,而不是界定最後的結果。因此,對於這項合約的看法,我與我太太,而且我相信合約商也一樣,希望合約能夠有效反映一些最糟的方案。我們都在尋求一個合約,可以確保不論發生什麼事情,每一方都可得到一些保障,雙方都可以避免另一方採取投機取巧的行為,並且避免壞運氣的衝擊。例如,以下兩個合約我認為我們三位都不會簽署:

  合約 1:我們夫妻在事前就支付了購買土地與建造房子的經費,合約商有義務完成房子的建造,並且不會收取其他費用。

  合約 2:我們夫妻在事前都不需支付任何經費,但我們馬上可以成為土地的所有人,並且在房子蓋好時才須支付房子與土地的費用。

  可以相當清楚明白為什麼這些合約是不具吸引力的。第一個合約,我們擔心一旦支付合約商有關土地與房子的經費之後,合約商可能就此消失無蹤,結果我們可能只擁有留下來的土地,或者是合約商可能會在工程上進行的非常地緩慢。在第二個合約裡,合約商會擔心一旦我們取得土地所有權,將會雇請其他人來建造這棟房子。(在做辯護時,我們可能宣稱他工作不力)。

  很清楚地我們將會達成類似以下的合約,來取代這些「極端」的合約內容(以下合約類似合約商曾使用的合約內容):

  合約 3:我們先支付土地價值的某些金額,成為土地所有者,之後依據房子完成的階段分批支付房子的經費。(例如,當地基完成時支付房價的20%,當煙囪完成時支付10%等等)。當房子建造完成後之某時才付清尾款。

  這類型合約的優點是,任何一方都對最差的方案擁有某些自我保護的作用,或者是說,沒有任何一方可以佔對方太多便宜。假如合約商在某個時點消失無蹤,我們可以不需在增加太多經費的情況下完成這個建造計畫,因為我們付給合約商的經費大約與他付給我們的金額相當。另一方面,假如我們在某個時點將合約商解雇,他將不會損失太多,因為他已經收到了已經完成工作的金額。

  這個有關房子的故事,當然只是經濟關係裡的一個例子,可是它有兩個我相信是相當普遍存在的特徵:第一個特徵是這個合約是不完全的,第二個特徵是,因為此合約是不完全的,因此事後的權力或者是控制權的分配是有關係的。這裡所謂的權力指的是:假如另一方無法履行約定(也就是採取機會主義或投機取巧的行為),每一方所處的地位。在這房子的例子顯示,第三個合約兩方面都成功地分享了這個權力(控制權)。相反地,第一個合約賦予合約商太多權力,而第二個合約則給了我們太多權力。

  在這本書裡我將提出兩個重要的觀點——合約的不完全性(contractual incompleteness)以及權力,來了解一些經濟性機構以及協商的議題。在我更進一步發展這個主題之前,特別值得說明的是這裡所說的權力並不是經濟理論裡的標準要件。例如,以經濟學家用來分析經濟代理人行為的一些理論架構加以說明,這些理論包括一般均衡理論(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賽局理論(game theory)、機制設計理論(mechanism design theory)、代理理論(principal-agent theory)以及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一般均衡理論假設,交易透過競爭市場以及每一個代理人恪遵他或她所參與的交易型式進行。因此以此架構分析,權力是無關的。在賽局理論中,代理人可能擁有市場力量;也就是影響價格的能力,但是此處所謂的市場力量與本書所說的權力概念並不相同。市場力量掌握了合約商可以向我們開出更高的價格,因為沒有太多的競爭合約商的存在;它並沒有談到任何有關於在我們的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分配權力的。在機制設計理論與代理理論中假設,擬訂一個合約不需任何的成本。這其中意涵一個最適的合約會是「全面的」,就像是理想化的房屋合約,記載在每一個可能發生的情況下每一方的義務,以及違約時的巨額處罰。但是同樣的,在此權力如何分配仍是無關的,因為一個最適的全面性的合約將沒有背信與再協商的可能。

  交易成本理論與這裡所說的架構較為接近。雖然交易成本理論著重在簽定合約的成本,以及合約的不完全性上的討論,但是甚少注意到權力配置的重要,或是透過機構協商設計來分配代理人之間的權力問題。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48298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本書分類:> > >

內容連載

理論能告訴我們關於世界的簡單事情
 
我將考量到理論的預測是否能夠呈現實際觀察到的組織安排。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正式的對財產權方法的測試方法。
 
這個理論的一個簡單意涵為:假設一方如果他或她須進行重要的投資決策,那麼他傾向於擁有資產(其中的投資決策可能表示要弄清楚如何讓資產更具生產力或是如何維護這些資產)。例如,擁有自己住的房子或是擁有自己開的車子,通常被認為是有效率的(只要他們有能力購置;到目前所討論的理論並沒有考慮到對財富的限制條件,有關這方面的討論請參閱第5 章)。大概的原因是最能影響房子或汽車價值的人是使用者,給予任何其他人所有權或控制權,在沒有補償收益的情況下將稀釋使用者有效使用的誘因,因為其他人無法影響該資產的價值。這會像是上述模型中,當C′= 0時M2為a1和a2的擁有者的情形。
 
另一個與此理論意涵相互呼應的事實是:低階員工在組織中通常並沒有重要的所有權或控制權,其中原因可以說是低階員工進行的(相對來說)是例行性任務。讓他們擁有所有權來激勵這類員工,可能不會因此在生產力方面有顯著地提升。(這是因為在上述的模型中R′或 |C′| 的值很小)。將稀有的所有權分配給對公司價值具有更大影響(命題2(B)),或其人力資本是非常重要的員工,或許更有意義(命題2(E))。
 
理論的第二種應用意涵是,高度互補性的資產應該在共同所有權之下。這在實務上有不少的例子(其中一些有些瑣碎):房子本身的窗子以及該棟房子通常是共同擁有的,相同的情形如鎖和鑰匙、一輛卡車的引擎和其車體、客戶的名稱和其住址的清單。
 
也有不那麼明顯或是更為顯著的例子。喬斯科(Joskow 1985)調查了關於發電廠的所有權安排,而這發電廠位於煤礦的旁邊。這種資產的互補性很強,並不令人意外的是,他發現有很高的比率是以垂直整合的共同所有權的形式存在。史達契(Stuckeya 1983)調查了鋁煉製廠位於鋁礬土礦場的案例,在此情況下的互補程度可說更高,因為不僅這兩個實體互相毗鄰,煉製廠也安裝了為鋁礬土礦場設計的設備,該作者發現在此類型的每個案件都出現了垂直整合的形式。
 

 

 

 

... MacBook Pro with Blackmagic eGPU 鈦媒體註:鈦度實驗室,是一檔針對當前熱門科技產品進行評測解讀的欄目,秉承「有趣、有態度」的內容解讀方式。 不知道諸位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對於筆記本電腦,出門想要便攜性,回家想要高性能。有些人選擇犧牲性能,選擇了輕薄本;有些人選擇放棄便攜性,自己在家組裝了一臺臺式機。 你可能會說,不是有遊戲筆記本電腦嗎?可是遊戲筆記本的性能基本上與其體積成正比,頂級的遊戲筆記本價格不菲,並且性能不可能超越同預算下的臺式機;臺式機性能雖強,但你總不能背著臺式機出門移動辦公吧? 難道計算機行業發展這麼長時間,就沒有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嗎?——還真有,那就是eGPU(External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通過一根專用的數據傳輸線把筆記本電腦與安置顯卡的拓展塢連接起來,從而賦予筆記本電腦更強的性能,並且還能通過視頻輸出線連接外置顯示器。 這一解決方案,完美擊中兩類人的痛點: 第一類人是通勤需要輕薄本,回家想要高性能的用戶。雖然這類人完全可以在家組裝一臺臺式機電腦,但並不出人人都會自己動手組裝臺式機。同時,組裝臺式機的成本,可不低——除了購入顯卡,還要再買個CPU,主板,內存條,電源等等。這遠不如買好顯卡直接插入到eGPU,再連接上筆記本簡單方便。 第二類人是經常出差,並且需要帶著電腦去見外地客戶,做展示的用戶。按道理來講,其實出差想要玩遊戲,帶著遊戲筆記本不是更合適嗎?可是架不住在外地出差也要背著電腦,擠公交坐地鐵。有了eGPU,裝進旅行箱上高鐵/飛機。出門帶上輕薄本,回賓館連上eGPU,工作和遊戲兩不誤。 由於顯卡是外置的,所以無需擔心散熱問題。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如何將兩者連接?以及性能損耗到底有多嚴重?這也是為什麼此前eGPU這一概念和產品早就出現,卻鮮有人提起的最大問題。而隨著技術的進步,USB-C形態的雷電3接口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USB-C與雷電3標準,盤活eGPU的關鍵 有過臺式機裝機經驗的讀者,一定知道電腦主板上用於接入GPU的是一個長長的的PCIe插槽。所以早期eGPU的設計理念,也是想要通過這種接口連接筆記本和eGPU。 只可惜當時技術標準並不能實現穩定高帶寬的數據傳輸,並且PCIe這種插槽所需要占用的體積也是異常之大。即便現在這一技術標準能應用在現在的eGPU產品上,配備這一接口的筆記本產品體積自然也不會小。 ... 雷電3接口幾乎能連接/輸出一切 這一情況在雷電3標準和USB-C接口出現之後,發生了改變——確切來說,是USB-C形態的雷電3接口。上一代主流標準PCIe 3.0的帶寬為32Gbps,而雷電3口標準帶帶寬為40Gbps,已經實現了對PCIe 3.0標準的超越,而USB-C的體積卻要比PCIe插槽小了不少。 除此之外,隨著英特爾宣布把兼容USB-C的雷電接口(Thunderbolt)完全免除技術授權費,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新款筆記本電腦都開始配備這一接口。 其中,蘋果的MacBook系列產品線更是激進到將所有的I/O接口都換成了支持雷電3標準的USB-C接口。 高帶寬,小體積以及高普及率,這些先決條件使得採用雷電3標準USB-C口的eGPU重新進入到各大廠商的視野里。 不僅有像雷蛇這樣的遊戲外設廠商,推出eGPU外設,就連蘋果也連同影視設備大廠Blackmagic,推出了Blackmagic eGPU,甚至連淘寶上的一些商販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推出了「自製版的eGPU」。 eGPU:外接雖有性能損失,但提升體驗巨大 有了eGPU,你能做什麼?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打遊戲。沒錯,eGPU確實是很多超極本的遊戲救星。提升到底有多大?——以筆者自己使用的MacBook Pro 2018 Mid為例,它配備的是Iris Plus 655集成顯卡——這顆集成顯卡已經沿用了好幾代了。 ... 華碩Zenbook靈耀X Core i7 而大多數超極本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目前的超極本大多數都是搭載的英特爾酷睿系列的集成顯卡UHD620/HD620,亦或者是MX150/MX250這一類的低端獨立顯卡。 為了驗證eGPU是否對於Win電腦也有提升,筆者也準備了一臺華碩Zenbook靈耀X Core i7版本,作為對比測試。 ... ASUS XG Station Pro 至於eGPU方面,筆者選擇的是同為華碩出品的ASUS XG Station Pro,以及一塊目前AMD陣營的頂級GPU,同樣也是華碩出品的ROG-STRIX-RX5700XT-O8G-GAMING OC(1770-1965MHz)。 選擇AMD顯卡而非NVIDA顯卡的原因,是因為目前macOS僅支持驅動AMD顯卡;選擇華碩的原因是,考慮到目前主流顯卡製造商中,幾乎僅有華碩有推出從超極本到顯卡再到顯卡拓展塢的產品。 筆者選擇了三款macOS和Windows平臺下,均有並且有單獨測試GPU部分的軟體測試軟體:Geekbench 5,Cinebench r15以及Valley Benchmark,測試結果如下: ... 測試得分表現 從這些跑分結果數據,可以看到接入eGPU和沒有接入eGPU的得分表現,簡直是雲泥之別。雖然測試軟體的跑分僅能作為性能的參考,但兩者之間的巨大差距,如果運行遊戲的話,那麼體驗之間的差距也是可以明顯感知到的。 ... 測試得分表現-柱狀圖 同時,由於eGPU中安裝的是桌面級的GPU,理論上而言,拋開CPU的因素,它要比搭載同級別獨立顯卡的遊戲筆記本性能表現要強——同級別下的桌面級顯卡其滿載峰值頻率和功耗都要比移動端的獨立顯卡要高。畢竟,大多數情況下,頻率和功耗即性能。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到的是,eGPU是通過雷電3接口與筆記本電腦連接上的,最大傳輸帶寬是40Gbps,而現在主流電腦連接顯卡的PCIe 4.0接口最大傳輸帶寬為64Gbps,至於PCie 5.0標準接口則是達到了128Gbps。 所以如果是頂級桌面顯卡放入顯卡拓展塢中,必定會有性能損耗,因為它所需要的傳輸帶寬非常的大。至於具體有多少性能的損耗,筆者就不展開進行測試了。這裡筆者引用國外知名的eGPU論壇的測試數據: ... 1080ti eGPU性能損失約為20%~30% 他們採用的是Unigine Valley作為測試軟體,測試接口是雷電3接口,PCIe 5.0標準接口,顯卡方面採用的是GTX1080ti。在1080p的解析度之下,同樣一臺MacBook Pro 15英寸版本,在使用外接螢幕的時候,性能有20%左右的損失,而如果使用內置螢幕的話,性能有30%左右的損失。 ... 利用eGPU進行遊戲 根據不同性能的GPU和不同測試解析度的不同,性能損失的比率或許有些不同,但大致都落在了20%~30%之間。更為詳細以及更多顯卡損失情況,有一定英語閱讀能力的用戶可以點擊這個連結進行參考。 筆者認為,這個性能損失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你無需再配置一臺臺式主機或者更換筆記本,只需要購買額外的顯卡拓展塢和顯卡即可獲得性能的提升。 ... 利用 eGPU 剪輯視頻 這一點對於使用macOS的用戶而言,尤為重要——畢竟一臺性能更強的Mac電腦所需要的支出更多,自己組裝一臺黑蘋果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也不可小覷。 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eGPU? 筆者在測試中使用的是華碩的一套系統:從顯卡,拓展塢到超極本。顯然,這一套測試系統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用戶,那麼該如何挑選合適自己心意的eGPU呢?——首先要明確自己的預算和需求,拋開這兩點去挑選是不現實的考慮。 首先是預算:對於很多「垃圾佬」(喜歡淘二手PC組件的PC大佬們)而言,無論eGPU有多少性能的提升,都是不適合的——畢竟一臺「品牌」顯卡拓展塢的價格,都足夠他們再組一臺臺式主機了。 一臺「品牌」顯卡拓展塢的售價大約在2000元左右,淘寶上賣家自組的顯卡拓展塢最低價格也在1000元左右,這部分預算是削減不了的。 其次是需求: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你要在什麼系統平臺使用eGPU,以及你打算利用eGPU提升的性能做什麼,是打遊戲,還是剪視頻,亦或者是進行AI相關的開發? ... AMD Radeon RX 5700 XT 只要你使用的是Mac,就不要想著購買NVIADIA顯卡了——即便你只是打算在Windows系統下,利用eGPU打遊戲。選購AMD RX系列顯卡的時候,Mac用戶也需要注意一點,雖然AMD系列的顯卡是免驅的,但最好避免購入RX580 2048sp和RX590這兩塊顯卡。 一方面是,這兩個系列的顯卡曾是「挖礦卡」(即長時間滿負荷工作的顯卡,其質量得不到保證)的機率比較高;另一方面是,這兩塊顯卡在macOS下找不到原生驅動,需要用戶手動刷入RX570和RX588的BIOS才能實現免驅,使用起來比較麻煩。 另外,筆者也不推薦購買Vega系列的顯卡——因為目前這一系列的顯卡基本已經停產,剩下的大都是影視工作室留下的二手顯卡;同時,Vega系列的顯卡功耗較大,但價格和性能表現卻不如RNDA架構顯卡。 ... NVIDIA RTX 2080Ti Founders Edition 如果是在Windows系統下使用eGPU,那麼限制就沒有那麼大了——畢竟NVIDIA「刀法精湛」,提供給消費者選擇的餘地大多了。對於那些想要使用CUDA加速,做AI相關開發和學習的用戶而言,NVIDA也顯然是唯一選擇。 預算和需求確定之後,你就能確定購入哪一款GPU了,然後你再根據這塊GPU的功耗自行選擇顯卡拓展塢就可以了——真的這麼簡單嗎? 答案是,比組裝ITX臺式主機要簡單多,難點在於如何兼顧到自己的需求。筆者列出幾個需要參考的核心參數,在購買拓展塢的時候需要重點關註: 首先是顯卡拓展塢的電源,你需要挑選功率足夠大的拓展塢,這樣才能滿足你挑選的顯卡的功耗,同時也能兼顧到未來後續的顯卡升級。 其次是拓展塢的體積,一方面如果你有想要把它帶出去的需求,體積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通常情況下,外置電源的顯卡拓展塢體積比較小,也不會有電源產生的噪音。不過,相應的就是電源能提供的功率可能就不會太高,並且散熱就只能依靠顯卡自身的風扇。 電源功率,體積,散熱和噪音,在挑選顯卡拓展塢的時候,兼顧到這些點,基本就能挑選出合適自己的產品了。有英語閱讀能力且對硬體有一定了解的用戶,筆者推薦,裡面有最詳細的各種eGPU的硬體參數和指標,方便讀者按需挑選。 如果嫌麻煩,這裡筆者也推薦推薦幾款值得購入的選擇: ... ASUS XG Station Pro 首先是,筆者用於測試的這臺:ASUS XG Station Pro,它最大的特點是體積足夠小和足夠安靜。它總重3.6kg,供電模塊是外置的電源適配器,而沒有放置在機箱內部。 所以它在低負荷工作的時候,幾乎沒有噪音——因為內部散熱全靠顯卡自帶的風扇,沒有內置ATX/SFX電源的風扇聲,並且它還支持最長31.1cm的顯卡。如果有外帶需求的,可以考慮這款。 ... Mantiz Venus 其次,筆者推薦的是一款臺灣廠商定製的Mantiz Venus:它雖然不夠小,提供的功率也不是最大的,但它擁有內置在機箱的SATA接口——這意味著,你可以在機箱內部安裝一塊硬碟,而不是通過USB接口外接硬碟。 不僅能以最簡潔的方式拓展筆記本電腦容量,更關鍵的是,Mac用戶完全可以在這塊硬碟上安裝Windows to Go系統,無需占用MacBook上的存儲空間——只要你想打遊戲,接上eGPU,啟動Windows系統,一氣呵成。 ... Razer Core X Chroma-RGB才是第一生產力 最後,筆者推薦的是雷蛇的Razer Core X:它體積是最大的,並且內置電源的輸出功率是最高的,達到了650W——這意味著,後期它擁有最高的可拓展性。 如果這功率還是不能滿足你,或者你覺得「RGB燈能提升電腦的性能」以及「燈廠外設怎麼能沒有燈」,那麼更高電源規格700W,並且擁有Chroma幻彩燈光的Razer Core X Chroma更適合你。 對了,如果你是Mac用戶,且不在意高售價和無法升級這一點,蘋果與Blackmagic聯手推出的Blackmagic eGPU/eGPU Pro也不是不行——雖然它性價比低,但架不住它漂亮,低噪音和一體性強啊! 總結:eGPU真的能提升筆記本電腦的使用體驗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面,為什麼筆者在擁有了一臺性能不弱的桌上型電腦的情況下,還要配備一臺eGPU呢? 只因為要升級到MacBook Pro 16 2019款的成本太高,且16英寸的體積太大並不適合記者這種需要經常出差的工作。有了eGPU之後,筆者就算使用13英寸的MacBook剪輯4K素材的影片也沒有太大壓力。 ... 雷電3轉雷電2接口售價 這種搭配同樣也適合使用Mac Min,iMac的用戶,只要你的設備擁有雷電3接口,eGPU絕對能提升視頻渲染的速度。 至於那些只有雷電2接口的Mac用戶,筆者不太推薦使用eGPU:一方面是雷電2轉雷電3接口的數據線太過於昂貴,且只有蘋果官方有售;另一方面,也是最核心的原因是,雷電2接口外接eGPU性能損失太大。 所以,如果你既要輕薄又要性能,可以不必考慮再配置一臺臺式主機,或者忍受遊戲筆記本電腦的重量了,eGPU已經能夠滿足「出門要輕薄,回家高性能」的需求了。 即便是你想要出差的時候也能在工作間隙玩上一把3A大作,選一個小體積的eGPU,把它打包進行李箱——在路上的時候,超極本讓你不必忍受遊戲本的體積和重量,回到賓館連接上eGPU,你又有了超越遊戲本的性能,豈不美哉?(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唐植瀟)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digital/jao222l.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35151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花蓮信用卡貸款條件新北信用瑕疵房貸土地貸款利率最低銀行推薦軍公教信用不良是否可貸款
房子被設定還能貸款嗎?民間設定如何解套 高雄個人信用報告內容 苗栗買車貸款流程之前有說明過申辦房屋貸款、個人信貸有分為三種管道 軍公教主約附約差異 新竹個人信貸條件企業貸款評估大解析!10件事教你輕鬆學會核貸超順利! 桃園房屋市值估價房貸高額度貸款 高雄信用報告書怎麼申請房貸寬限期是什麼?3大注意事項告訴你! 桃園信用貸款推薦融資公司 彰化無財力證明貸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個人理財規劃 的頭像
    個人理財規劃

    優利信貸專案. 個人理財規劃

    個人理財規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